雷洁琼,祖籍广东台山,1905年9月12日生于广州市,1924年赴美留学,1931年获南加州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东吴大学、北京大学等任教。曾任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参与筹建国立中正大学,并任政治系教授。1938年,雷洁琼到江西南昌领导抗日救亡工作,历任江西省妇女指导处督导室主任,江西省地方政治讲习院训导教师兼妇女干部训练班主任,南昌市伤兵管理处慰劳课课长等职。1939年3月下旬,南昌沦陷前夕,她随江西省妇女生活改进会驻南昌留守处撤退到吉安。1939年8月,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在江西遂川邀请邱椿、许德珩、罗隆基、雷洁琼等数十人成立中正大学筹备委员会,下设校舍设备、图书仪器、教育计划三个专门委员会。教育计划专门委员会由何棣先负责,成员:马博庵、雷洁琼、肖纯锦。1940年10月国立中正大学成立后,1940年至1941年期间她聘为政治系教授任教。2002年亲自为姚名达烈士题词“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闻名遐迩的民主斗士、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19年,年仅14岁的雷洁琼就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怒斥卖国贼和强盗。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她是燕京大学唯一参加游行的女教师。1936年冬,她作为慰问团团长,率燕京大学师生赴前线慰问参加绥远抗战的将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撰写文章、举办讲座、创办刊物、发动群众、培训妇女,为抗日救亡工作和妇女运动作出了积极贡献。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开展的社会活动。1945年12月雷洁琼参与创建了中国民主促进会。1946年重返北平燕京大学任社会学系教授。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组成赴京和平请愿团,41岁的她是请愿团最年轻的代表,代表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特务暴打,酿成“六·二三”下关惨案,她也身负重伤。1948年,她与进步人士一道在西柏坡见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并与毛主席进行了难忘的长谈,坚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
新中国成立后,在参政议政和科研教学的不同岗位上奉献社会主义事业。1951年4-5月,雷洁琼作为民进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首届赴朝慰问团,慰问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慰问团回国后,她赴广西等地作宣传报告,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树立抗美援朝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高度评价:“雷大姐是我们党的挚友、益友、诤友”。
献策新中国,参加开国大典。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大业中,雷洁琼贡献良多。1949年6月参加了新政协筹备会第四小组工作,起草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1949年9月21日,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8位正式代表之一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全国政协设立6个分组委员会,雷洁琼参加了宣言起草委员会。1949年10月1日,她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她担任过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
起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从1985年到1993年,雷洁琼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时为国家领导人和著名法学家,她为两个基本法的起草工作殚精竭虑。她还参加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评选委员会工作。91岁高龄时飞抵香港出席政权交接仪式。
著名社会活动家、法学家、教育家,成就非凡。雷洁琼一生成就卓越:多个著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社会学家、法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等。从1953年参加中国妇女代表团赴丹麦出席争取妇女权利及世界和平世界妇女大会起,到1997年止,她率领或参加全国人大等代表团共出访了世界五大洲的22个国家和地区;从1988年到1997年,她先后370次会见来自世界86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界要员和各界人士。雷洁琼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法制事业呕心沥血,除亲自教书育人外,先后参与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国家大法的制定,并奔波于全国各地检查执法情况。
中国社会工作、妇女工作、儿童工作的旗帜。雷洁琼还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创始人之一。1985年3月在第一届全国民政理论研讨会上,她提出了“民政工作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的著名论断;1999年召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暨“面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她提出了“社会工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的著名论断。雷洁琼强调妇女工作:要注重培养妇女干部,重视领导的作用;要个别化与集体生活结合,民主参与;要 倡导“平等、自由”思想,以人为本;要开展妇女工作,增强妇女权利意识,注重妇女意识的培养。在央视1套电视剧《香山叶正红》中再现了作为慈幼院董事长的雷洁琼,积极关心资助儿童,明大义腾空香山慈幼院,一次性为中共中央腾出了很多房间,解决了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的办公问题,后来中央为慈幼院另选址建设了新的先进幼儿园。
2011年1月9日,雷洁琼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106岁。
雷洁琼 为姚名达烈士题词
作者:刘庆言
责任编辑:何雯洁